非遺匠心耀海峽 騰藝巨制啟新篇——直擊自貢花燈工廠南投燈會主燈誕生全紀實
time:2025.03.19 閱讀:
當臺灣藍鵲的羽翼在非遺匠人指尖舒展,當千年燈藝與寶島風情相遇,2025年臺灣南投國際燈會主燈《山海同心》在自貢騰藝彩燈文化有限公司的車間內初現崢嶸!作為中國彩燈行業領軍者,我們以60年非遺傳承底蘊與多項專利技術,歷時50天精工鍛造,將15米高的“日月潭傳說”化作可觸摸的光影史詩。跟隨鏡頭,走進這座“傳統花燈圣殿”,見證大型花燈從圖紙到奇觀的涅槃之旅。
【非遺基因解碼】傳統花燈的極致美學
在自貢花燈工廠內,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大師正手持特制刀,為主燈核心部件《玉山神鹿》雕刻肌理:“每平方厘米要劈出36根鐵絲,才能讓裱糊后呈現出羽毛般的通透感。”這座承載兩岸文化共鳴的主燈,處處彰顯自貢燈藝的硬核實力:
骨架鍛造:主燈采用輕量化合金框架,結合非遺“六角編結法”,使15米高結構自重僅3.8噸,抗風等級達10級;
裱糊工藝:臺灣藍鵲羽翼運用“多層分色裱糊”技藝,8種藍色礦物染料經9道暈染工序,在LED背光下呈現寶石級漸變光澤;
動態機關:日月潭水波裝置融入自貢獨門“鐵絲掐絲琺瑯”工藝,20萬枚手工彎折的燈片隨機械傳動起伏,模擬出月光灑落湖面的粼粼波光。
【數字革命現場】大型花燈的科技重生
在工廠的智能車間,傳統花燈工藝正與黑科技碰撞出新火花:
3D逆向建模:激光掃描臺灣提供的樟木神像,AI系統自動生成等比例燈組結構圖,精度達0.01米;
多人聯動裱糊:自主研發的多人聯動花燈裱糊工藝,單日可完成40平方米裱糊,效率提升1倍;
宇宙預演:主燈尚未完工,已通過VR系統在南投實地模擬安裝效果,提前修正23處光影偏差。
【兩岸共造時刻】自貢花燈工廠的文化交響
這座跨越海峽的大型花燈,凝結著兩地文化DNA:
元素融合:主燈基座以臺灣陶藝紋樣為原型,采用自貢獨有的“釉變燈片”技術,高溫燒制的玻璃燈片在不同角度呈現從青瓷到天目的色彩蛻變;
匠人對話:臺灣工藝研究所專家駐廠三個月,與騰藝團隊共創“竹編LED矩陣”,將苗栗竹編技藝與自貢彩燈電路系統結合,打造出會呼吸的《森林之心》燈組;
生態敘事:主燈內部藏有100個微型生態艙,臺灣特有植物種子將在燈會期間發芽,活動結束后移栽南投山林,踐行“燈藝生生不息”理念。
【綠色智造密碼】傳統工藝的可持續進化
自貢花燈工廠樹立行業環保新標桿:
材料革命:主燈外飾面采用臺灣海廢塑料再生的“霓虹紗”,每平方米面料含378個回收塑料瓶,透光率卻比傳統綢緞提升40%;
能源方案:日月潭造型燈組頂部嵌入柔性光伏膜,日間儲能可供夜間8小時照明,較常規供電節能65%;
循環設計:所有鋼構部件采用卡扣式連接,燈會結束后可拆解為社區藝術裝置,延續文化生命力。
【巔峰巨制誕生記】
第1天:兩岸團隊在自貢召開文化解碼會,確定“自然共生”主題
第17天:主骨架通過臺風模擬測試,創下18米級燈組抗風新紀錄
第22天:非遺團隊完成神鹿眼部鑲嵌,使用108顆水晶打造“會眨眼”的動態瞳孔
第50天:主燈在工廠試燈成功,3萬米LED燈絲點亮瞬間,臺灣專家淚贊“工藝神話”
【項目里程碑】
全球首座跨海峽共創非遺花燈
自貢燈藝首次實現100%可拆解環保結構
入選國臺辦“2025兩岸文化交流重點項目”
登錄自貢騰藝彩燈官網(www.cninmk.cn),進入“南投燈會專題頁”,即可查看全景制作紀錄片,見證傳統花燈如何從竹條絹布幻化為連接兩岸的文化彩虹橋!
(本文由自貢騰藝彩燈文化有限公司官方發布,版權所有,轉載需授權)